获金奖!来看“我”在井冈山的养鱼日记
井冈山乡村振兴路上的
“追风者”
——南昌大学“与鲵同行”团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着“蓄水池”的关键作用。南昌大学“与鲵同行”团队就是这样一支以卓越水产班青年学生为主、依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师生团队。他们在井冈山等地区搭建10余家校企实践平台,聚焦大鲵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深入田间,理论实践有深度
初到井冈山,“与鲵同行”团队看到的是大鲵养殖的困境:大鲵越来越容易得病,药物越用越多,长速越来越慢,八成以上养殖户面临困境,大鲵产业该何去何从?在这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时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井冈山的大鲵养殖业指明了方向。这意味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优化养殖技术,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大鲵的生长效率和健康水平。同时,加强行业规范与指导,提升养殖户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引导大鲵产业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鲵产业在绿水青山的环抱中持续繁荣,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七年来,“与鲵同行”团队,这支以党员为骨干的优秀队伍,深入井冈山的山林田野,定期开展大鲵资源调研与繁养殖技术的研究。他们不惧艰辛,“自找苦吃”,主动送技上门,以“授人以渔”的方式助力乡村全面发展。他们坚持每年服务不少于120天,深入田间地头,对大鲵、土壤、气候、水质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即使在疫情期间,也通过线上电话、微信群、QQ群等多种“云服务”方式保持服务不断线。经过七年的野外调查与实地测试,团队积累了大量宝贵数据,不仅摸清了井冈山大鲵的种质资源状况,还成功构建了井冈山大鲵遗传资源图谱,为加强种质资源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同时,团队多次在井冈山地区开展大鲵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保种于养殖户,还种于大自然,这一系列举措为井冈山大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学促干,担当有为取成效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意识到,实现井冈山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尽快实现大鲵规模化养殖、生产和销售。如何实现井冈山大鲵生态规模繁养殖技术突破,成了摆在团队面前的难题。
于是,团队成员驻扎井冈山基地600多日夜,走访500多户养殖户,采样4000多尾大鲵,深入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大地上。7年的时间里,团队不但获得了珍贵的实地调研数据,还与当地农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农户们亲切地称队员们为“行走在田间地头的白衣使者”。如今,井冈山的养殖户们见到身穿白色实验服的队员们总会熟稔地打招呼:“这群大学生真接地气,懂得多,能够帮我们解决问题。”
但起初,团队的研究之路并不平坦。队员们大多因为课堂上的好奇选择了研究大鲵养殖,然而,真正的大鲵养殖并不只是期末试卷上的一道大题,实际问题远远比试卷上的考题要复杂得多。
“一开始连沟通都是问题,山里老人说的大多都是方言,我们听不懂他们说话,他们也不太听得懂我们。”团队成员回忆说,“农户们都有自己的养殖方法,不太想去转变原有的方式,对我们的养殖模式也比较怀疑。”沟通不畅就努力学习方言,农户不信任就挨家挨户去推广,先找愿意尝试的青年人,再通过他们去带动更多的农户,条件艰苦就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就这样,一群没有什么下乡经验的年轻学生,把实验室搬到了养殖场,在井冈山大鲵保护区、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家跟踪调查,采标本、取水样。
田间
日记
“我们来就是发现新问题的,把这些问题研究明白了才能帮企业和农户少走弯路。”黄培荧同学说道,“其实很多养殖户往往缺乏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而我们在书本上学的知识,虽说不一定在实践中完全有用,但是我们可以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服务,或者说我们根据实地情况再结合,制定相应的方案。”仅在今年,团队9次深入井冈山,陆续走访了神山村、坝上村等6个村庄,10家大鲵养殖企业、30余户大鲵养殖户。看着如今很多地方的统一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池,谁能想到7年前团队第一次前往井冈山考察时,队员们见到的还是农户们自己在溪边挖的简单洞穴。
在南昌大学“与鲵同行”团队的帮扶下,井冈山商品大鲵的保有量从每年20000尾增加到100000尾以上,后备种鲵的保有量从不到200尾到稳定在1000尾以上,目前井冈山大鲵年产值约1000万元,拥有大鲵养殖龙头企业3家。
踔厉奋发,擘画蓝图促振兴
“他们来了以后,我们这个鱼生病少了,长势更快,周期短,成本低了,然后这个鱼的效益就更高了,我们在技术上得到了很大提升,在收入上也得到了提升。”曾经的养殖户杨志平已经变成杨老板,他的养殖基地也已经扩大到一片生态养殖基地和两处工厂化养殖车间。今年,团队再次去杨志平的养殖场时,发现他们家已经从小平房变成干净漂亮的小洋楼。在团队的帮扶下,这样的养殖户越来越多。
七载春秋,“与鲵同行”团队“自找苦吃”换农民生活甘甜,不仅实现了大鲵种质优化和规模化生态养殖,而且结合井冈山的红色资源,创建了“红色旅游+文化资源+食品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让井冈山的农户们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师生团队主动到一线提供技术服务、开展技术培训,破解科技服务到户到人“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讲给农民听,帮着农民做,带着农民赚,举办技术和科普培训班15期,培训技术人员353人次,带动农户5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为农户年均新增纯收入50余万元……团队驻扎的井冈山大鲵科技小院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大鲵类国家级科技小院,以团队服务事迹为原型的微视频作品还荣获了2023年科技部“大美科技特派团”优秀作品,成为江西省仅有的2个获奖团队之一。央视新闻、人民网、江西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团队事迹,充分展示了其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踏上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推动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党员教育、学校思政课、乡村振兴等各个领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奉献力量。”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谢春华表示。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如同一股暖流,深深温暖了南昌大学“与鲵同行”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心田。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这番话让团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也为我们所从事的事业赋予了更加崇高的意义。回望过去,从项目起步时的青涩与迷茫,到如今所取得的每一步进展,都凝聚着我们团队的心血与汗水。在井冈山这片红土地上,面对大鲵养殖的种种困难与挑战,我们从未退缩,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更对科技事业有了坚定的执着与追求。目前,‘与鲵同行’项目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全国首个大鲵科技小院更为我们团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机遇。我们将不断优化养殖技术,提高大鲵的良种率和成活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科技创新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推广‘两送一回收’的产业帮扶模式,帮助更多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用科技的力量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当年,红军脚下走的是苦难和希望,是不屈的意志,是共产党人救国救民的坚定信念;如今,我们脚下走的是幸福和梦想,是历史的传承,是为中国梦奋斗前进的脚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携手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嘱托与期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团队指导老师简少卿这样说。
脚上起的水泡、晒黑的皮肤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也更加理解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前不久,团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总决赛中斩获金奖。团队成员将带着这份激励,在井冈山精神的指引下,更加坚定不移地走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一起学!
来源:学习强国
往期回顾(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 她是付欣晴!付出辛勤,收获“心晴”
◉◉ 香香!
◉◉◉ 点赞!“双带头人”!
◉◉◉◉“动”起来🤩!看这几个超绝瞬间!
来源 | 南昌大学“与鲵同行”团队
编辑 | 罗丹、张玟、郭雅楠
责编 | 许航、欧阳仟
审核 | 廖元新、宋志豪、邱晓怡
分享、点赞、在看一键三连